您的位置:主页 > 成功案例 > 斯伦贝谢软件使用技巧 > Petrel操作技巧 >

成功案例

Petrel操作技巧>>

167.一个简易实现解释成果抽稀的工作流程

用户在使用Petrel进行地震解释的工作中,有时需要对层位自动追踪或其它方法得到的较密的解释成果进行抽稀,我们在以前的软件使用技巧中,写过这方面的方法。但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同时不能指定抽稀结果从哪一条主测线或联络测线开始,为了实现用户这些特定的要求,特编写了简易实现解释成果抽稀的工作流,希望它能够满足用户对这方面工作的需求。整体的工作流如下,共20条语句:

下面对它进行说明:

1. 语句1-11用于构建输出的解释密度,本例中是10x10 的密度,需要用户关注的是1,6 行,其中第一行要选择seismic data: 即用于抽稀所使用的地震Vintage 或者说地震class。Inline Step: 这里要输入想输出解释成果的Inline step如10,crossline step保留为1. 同理第6行语句中,其它参数一样,只是把inline step 变为1,而 crossline step 变为10。

构建为10x10的解释密度(白线显示)

2. 语句12 行用于对抽稀结果的第一条inline 和crossline 进行规定。

本项目本中地震体的线间距和道间距均为15米,而第一条主测线为30740,增量为1,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沿X方向增大);而联络线第一条为1,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沿Y方向增大)。在1中我们构建了以第一条主测线和联络线的10x10 的解释密度,如果我们想改变第一条主测线和联络线的输出:如第一条主测线从30750开始,而联络线从5开始,那么语句中Delta X 应为15x10=15,而delta Y 为 15x 4=60 . 执行后的结果变为:

3. 语句14行是把构建解释密度的散点转化为层位,需用户选择相对应的地震测网。

4. 语句19行是对所要抽稀的地震解释进行抽稀的操作:

其中的解释成果输入要选择的是解释层位名下面的时间网格。

抽稀结果显示

使用本工作流的注意事项:

▪ 由于层位解释抽稀之后,原有的高密度的层位资料将不复存在,因此想保留原有资料的话,应复制一份层位,在复制的层位上进行抽稀处理。

▪ 工作流编辑完成或导入之后,最好先保存一下项目。

▪ 对应12行如果不需要确定第一条主测线或联络线的情况,请把Delta X 和 Delta Y 数据设置为0. 如果 主测线和联络线的增大方向和X,Y 方向相反,可以输入Delta X和 Delta Y 为负值。

▪ 只有在检查抽稀结果符合自己的需求时,才保存项目。

▪ 工作流中的delete 语句用于删除中间结果,为了检查的需要,也可以把这些语句关掉。

▪ 对于最大线道号处不需要的解释数据,需要通过画polygon方法删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0号颐堤港一座4层

邮编:100015 传真:010-64309502

Copyright © 2002-2024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 06043577 号-1